为着力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5月6日-8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潘克俭带队,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乡村振兴办),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416医院等一行12人组成工作组赴甘孜县开展定点帮扶工作。

党课宣讲 结对共建
为加强结对支部组织建设,推进文明乡风建设,结合定点帮扶村主题教育和支部结对共建工作需要,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处长张庆莲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周鹭博士,先后到昔色乡青沙村和亚龙村、甘孜镇城北一村和卡加卡村、夺多乡果木村和牛日村,以及甘孜县教育体育局,为党员和群众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讲座,指导基层党支部落实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进一步丰富机关教工第一党支部和夺多乡牛日村党支部、机关教工第六党支部和甘孜镇城北一村党支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和昔色乡青沙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践行。


入户慰问 关心群众
工作组一行深入帮扶地3个乡镇6个村,集中慰问了98户脱贫户,同时深入到各村的困难党员、老党员等家中开展慰问活动。在城北一村老支书生龙启加家里,校长潘克俭仔细询问他们的生活来源、家庭成员、身体状况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鼓励他们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叮嘱他们保重身体,祝福他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助残就业 再添关怀
为进一步体现成都医学院的关爱,提高甘孜县弱势群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促进残疾人再就业,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代表学校,与有关帮扶村符合条件的3名残疾人签订了《劳动合同》,对助残就业举措、劳动报酬等合同条款进行了解读,并检查在劳动合同期内的9名残疾人考勤登记表、季度简报等资料。卡加卡村村民巴桑还向学校乡村振兴办敬献了锦旗。


项目帮扶 提质增效
根据帮扶地项目建设需要,工作组先后与3个帮扶乡镇领导、驻村干部进行交流座谈,听取帮扶项目和驻村工作开展情况。在昔色乡人民政府,举行了学校向昔色乡小学资助浴室提升改造及“送温暖献爱心”项目(4万元)仪式;在甘孜镇人民政府,举行了学校向城北一村和卡加卡村资助党群活动室提升改造项目(8.8万元)仪式;在夺多乡人民政府,举行了学校向果木村资助党群活动室提升改造项目(5万元)仪式;在一完小,举行了学校资助购买学生饮水机项目(2万元),以进一步完善帮扶村的党群活动室和公共设施功能,满足师生饮水需求,不断提升群众和师生满意度和幸福感。一完小还向学校以及两名驻村干部敬献了锦旗。


科普活动 丰富多彩
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核安全观和四川省核医疗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提升帮扶地青少年核医学科学素养,充分发挥学校核医学特色学科优势,依托成都医学院人体·生命·健康科普基地(首批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基地),联合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416医院,共同走进甘孜县一完小、四完小和第二中学,为5-8年级共计16个班的600余名中小学生开展“核医未来,向‘新’而行”青少年核医学科普活动,并赠送学习资料。科普活动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汉藏双语版 “核仔说”系列科普动画视频、生动案例,揭开核医学的神秘面纱。从核医学的基础概念到应用范围,从原子的微观世界到放射性药物的神奇力量,晦涩的术语化作流淌的知识清泉,帮助600余名中小学生完成从“核恐惧”到“核认知”的思维跃迁,架起连接前沿科技与校园的桥梁,激发中小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知识,活动受到全体师生高度好班评。

在甘孜期间,工作组一行还和夺多乡党委政府一道到果木村特困户珠呷拉姆家的田地帮助种植青稞,到县委组织部党建办了解学校各帮扶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情况,到县委党校对接沟通下一步的驻村第一书记专题培训事宜,到朱德总司令与五世格达活佛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组织召开驻村工作队员座谈会,听取驻村干部思想汇报,了解驻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并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对驻村干部提出工作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