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四川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2025 年省直部门和有关单位定点帮扶工作要点〉的通知》(川直工委〔2025〕16 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学校乡村振兴办组织成医青橙团队一行17人,于7月5日-13日赴甘孜县昔色乡开展“我为乡村振兴做贡献”暑期实践活动。
红色足迹 青春之旅
7月6日至7日,成医青橙团队开展了以“踏红色足迹·筑青春之旅”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队员们重走泸定桥时直面101.67米铁索寒光,切身感受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艰险;深入十八军窑洞群遗址,队员们倾听9名平均年龄20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随营学校(成都医学院前身)女战士的英雄事迹,深刻缅怀十八军革命先辈,学习革命年代的奉献精神。在甘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团队成员凝听了多加爷爷的党课,多加爷爷讲述了十八军修建机场时“藏汉团结”的往事,叮嘱青年“不忘本、跟党走”。团队成员听后深受感动,纷纷表示要认真读书,将来做对人民有用的人。



红色传承 文化启蒙
7月7日,成医青橙团队开展牢记历史与民族团结活动,队员们通过通过给昔色乡小学生们讲述“七七事变”历史和观看抗战影片《七七事变》,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情怀。二年级学生登真达拥“我是中国人,我要勇敢”的观后感悟是红色传承的生动诠释。随后,队员们带领孩子们“巧手编中国结”传递民族团结祈愿,“非遗螺钿镶嵌”触摸千年匠心,让红色记忆与文化薪火在幼小心灵扎根,让他们在动手实践,在一丝一线方寸之间感受民族团结和传统文化。




物资捐赠 爱心传递
7月8日,成医青橙团队来到甘孜县昔色乡小学,举行图书文具捐赠暨暑期支教开班仪式。此次捐赠的500册图书、50套文具及洗漱用品均由社会爱心募集而来,旨在为高原地区的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接过崭新的书包和书籍,学生呷玛登孜表示要努力学习,将来当医生。甘孜县教育局党支部副书记色多肯定团队“让儿童了解科技创新,为高原教育注入鲜活力量”。当崭新的文具握在孩子手中、书页在高原教室翻动时,这份跨越城市的馈赠正悄然拓宽着雪域学子的成长边界。


中医养生 科创星火
7月8日,成医青橙团队开展了以“中医药文化传承”和“科技梦想启蒙”为主题的活动。在雪山脚下的昔色乡操场之上,队员们教藏族孩子们练习五禽戏,帮助他们了解传统养生方法,传递“治未病”的中医传统养生理念。孩子们还在团队成员的带领下制作了艾草锤和中药香囊。孩子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学会了很多中医药方面的知识。科技活动中,队员们向孩子们讲解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介绍空气动力火箭基本原理并帮助他们亲自动手制作,激发孩子们对航天探索的兴趣。随后,团队成员开展“我的梦想”活动,利用AI合成技术,让孩子们看到“未来的自己”。本次科技文化活动让孩子们开拓了眼界,实现了传统文化根脉和科技创新浪潮的共生共荣。





家乡分享 美育润心
7 月 9 日,成医青橙团队组织了“以美育活动赋能乡村文化振兴”为主题的活动,活动主要分为“家乡分享”和“高原照相馆”两个部分。“家乡故事传薪火” 主题分享课上,团队成员引导孩子们用画笔勾勒屋顶炊烟、院落花草、牧野牛羊等家乡意象,再通过登台演讲深化学生的文化认同与乡土自豪感。“青橙高原照相馆”活动中,团队成员用镜头定格藏族孩子的纯真笑容与家庭合影,一张张合照成为凝聚亲情与民族记忆的重要载体。主题活动以 “画笔连接文化根脉、镜头铭刻情感纽带” 为主线,既让乡村学子在色彩与表达中唤醒审美感知,更以青春力量搭建起民族文化交融的桥梁。那些家乡图景、温情影像,不仅成为滋养心灵的文化养分,更化作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让 “美育润心、情感固本” 的种子在高原大地悄然扎根、生长。


入户义诊 急救培训
7 月 10 日,成医青橙团队开展健康服务实践活动。带队老师和团队成员随同当地医生,走村入户进行健康义诊,提供测量血压、听诊心肺音等基础医疗服务,并送上新鲜的蔬菜肉类等物资表示关心慰问。在昔色乡小学进行的面向小学生的急救知识普及活动中,队员们借助人体模型,手把手教授孩子们心肺复苏全流程,并通过情景模拟培训地震、溺水、火灾的防灾避险技能,提升儿童急救与自我保护能力。


童声通语 文化共融
7月11日,成医青橙团队开展了“经典润乡土”普通话推广活动。通过“兜装豆”“打醋买布”绕口令竞赛攻克发音难点,依托“我的小世界”情景剧及“故事大王”藏族趣事讲述提升普通话表达力;同步融合红色文化诵读《清平乐·六盘山》《国旗红又红》与“推广普通话”主题手抄报创作,深化家国情怀;最终以《虫儿飞》《世上只有妈妈好》及《春晓》《四时田园杂兴》背诵展示作为结束节目。藏乡孩子们在蓝天白云下用普通话歌声与诗词演绎传递自信,本次推普活动,切实以语言互通筑牢民族团结根基、赋能乡村振兴文化通道。


心育护航 倾听童声
7月12日,成医青橙团队针对甘孜县昔色乡小学生心理健康需求,专项设计心理问卷调查,通过科学评估工具精准分析学童心理状态,聚焦情绪表达、压力源识别及社会适应性等核心维度,为学校后续教学管理提供针对性干预建议。


雪山无言 青春有声
县团委书记向巴青西深有感触的说:本次活动不仅为昔色乡儿童送来书籍、书包等学习生活用品,还开展了七七事变纪念课堂、中国结编制和科创活动等,丰富了孩子们暑期文化生活。成医青橙团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我为乡村振兴做贡献”,在青少年心中深植爱国情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综合素养。
实践队队员蒋浩然(临床医学大三学生)说:”我们踏寻革命先辈的红色足迹,从身体守护、语言赋能、文化扎根、科技创新四个维度,开展“我为乡村振兴做贡献”活动。在这片圣洁的雪域高原,我们用医学专业力量回应基层健康需求,用知识和技能为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翅膀,深刻诠释了“学以致用,研以济世”的团队内涵,践行了成医“博学博爱、精益求精”的校训。
实践队带队老师张录顺说:成都医学院的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随营学校,红色基因流淌在整个办学过程中。学校秉承“根于军魂、本于医道、突出应用、追求精淳”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专业能力的医学人才。团队师生们在本次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深化认识,实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有机统一。也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成医智慧和力量。
此次成都医学院青橙团队的“我为乡村振兴做贡献”主题活动,不仅提升了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动手能力,更在甘孜县昔色乡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与当地群众共同绘制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乡村振兴办 成医青橙团队 供稿)